毒蛇咬伤是一个困扰公共卫生健康的问题。被毒蛇咬伤后,蛇毒素通常在4小时内被人体吸收。中医以其独特的疗效和安全性,在治疗蛇咬伤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,能够有效缓解疼痛、促进恢复。然而,在使用中医治疗蛇咬伤时,仍需注意方法选择、皮肤测试等细节,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。本文将为蛇咬伤患者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帮助,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医治疗蛇咬伤的方法。
发病机制
经过漫长的积累与实践,中医学对毒蛇咬伤的认识日臻完善。《普济方》中有言“夫蛇,火虫也,热气炎极,为毒至甚”,将蛇毒与火热之邪紧密相连。晋代医家葛洪曰“蛇螫人,九窍皆血出”,毒蛇咬伤之后可以导致机体血液运行不畅,引发出血的症状。隋代巢元方在《诸病源候论》中指出“恶蛇之类甚多,而毒有瘥剧”,说明被不同种类的蛇咬伤之后,症状及中毒反应迥然不同。根据症状体征,临证将毒蛇咬伤分为风毒型、火毒型、风火毒型、蛇毒内陷型。从上述古籍和近代对蛇伤治疗的分型可以将蛇毒总归为风毒、火毒两种毒邪共同致病。风邪善行而数变,为百病之长,常夹杂他邪,进入机体后常侵犯卫分,闭阻经络,产生口噤项强、全身僵痛、眼睑下垂等相应症状;风为阳邪,易攻阳位,常走窜致病,亦可以出现头晕、头痛、大汗淋漓等症状;倘若未经及时处置,风邪中脏,势必会影响其他脏腑,导致意识模糊,风毒灼烧阴液,阴阳互损,最终使得阴竭阳脱,出现脉微欲绝、神昏气闭、四肢厥冷等危象。火邪同为阳邪,其性温燥,起病迅猛,传变快,易耗血动风,常表现伤口局部红肿热痛、津液耗尽、小便短赤、肿势蔓延等症状;火邪还易动风阻窍,亦可出现神志昏迷、二便不通、癫痫发作等重症。当风、火二邪同时侵入机体,风火相糅杂,经络壅塞、气机运行失调、风火二毒炽盛,常伴有伤口游走性剧痛,皮下瘀斑、咬伤处血疱形成、局部皮肤坏疽;当病势得不到有效控制,机体正不胜邪,则会形成蛇毒内陷,毒入脏腑,经脉、气血运行不畅,运转失其道,使得多器官功能受到损害,病情危殆。
中医内治法
单味药治疗
单味药,顾名思义,是将单种中草药直接作用于蛇咬伤的患者。常使用的中草药有七叶一枝花、两面针等,中草药通过皮肤这一神奇的通道,药物成分直达病灶,发挥其局部治疗作用。
其优势在于以下几点:药物直接作用于伤口区域,避免了口服药物可能带来的全身不良反应,安全性高,用药方式简单。
中成药治疗
中成药多采用中医理论,将中药进行相应的加工与处理,制作成不同的剂型,温和而安全,具有一定的标准性和确切性的诊疗效果。基于目前临床的诊治规范,季德胜蛇药片和蛇伤胶囊已经具备大量循证医学的证据,适合改善伤口周围组织的水肿及抗感染,为蛇咬伤患者提供了更为安心的选择。
组方治疗
组方治疗是将多种中药材按照一定的配比和治疗目的组合在一起,形成一个完整的治疗方案。临床可通过十味蛇伤清毒丸治疗患者竹叶青蛇咬伤;使用双柏散缓解患者血循毒蛇咬伤。十味蛇伤清毒丸具有改善伤口局部症状、缓和炎症反应和优化凝血功能的功效。双柏散主要成分包括侧柏叶、黄柏、大黄、三七、薄荷各、白及。使用时,将药物研磨成粉末,用蜂蜜、温水调成糊状,涂抹在牛皮纸上(涂抹厚度约为2厘米),再包扎于咬伤区域,每日更换1次,持续使用5天。
中医外治法
中医外敷治疗
中医外敷通过外敷作用于皮肤表面,将适量药膏均匀涂抹于蛇咬伤患者受影响区域,常用蛇伤膏和四黄散。蛇伤膏能起到清热解毒消肿的作用,对于由蝮蛇所致的咬伤有效。四黄散主要成分包括黄连、黄芩、黄柏、大黄。使用时,将四黄散加少量冰片和紫草油混匀,每日1次,取适量药膏湿敷于患处,用纱布包扎固定。注意覆盖范围超过肿胀处至少5厘米,药膏厚度2毫米以上。
针刺治疗
针刺与艾灸能够迅速渗透至深层组织发挥其功效。针刺井穴具有降低毒蛇咬伤后局部疼痛、缩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作用,适用于缓解因毒蛇引起的咬伤。针刺时,清洁皮肤后,将一次性5毫升注射器针头快速点刺于手指井穴,出血后将患肢下垂,让血液自然流出,拭净血液后,以输液贴覆盖伤口,一般持续3天,每日1次。注意避免针刺后出现局部出血过多。
中药熏洗
中药熏洗对热毒和经脉壅塞有着较好的疗效,熏洗中药含有红花、当归、赤芍、甘草、木香、防风、虎杖等,合用有活血化瘀、消肿止痛的效果,对蛇咬伤患者机体内的促炎因子有抑制作用。使用时,熏蒸肢体30分钟后,浸泡20分钟,每日1次。
刺血拔罐
刺血拔罐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,它将刺络疗法和拔罐疗法相结合,共同发挥作用。该方法有操作简单、经济、安全等特点,能起到通经活络、活血止痛的作用,适合缓解重型火毒证蝮蛇引发的咬伤。使用时,先将患肢肿胀明显处采用医用碘伏消毒液充分消毒,之后使用7号或9号注射器针头在毒蛇咬伤伤口附近或在肿胀最明显的部位针刺1~3处,深度3~5毫米,予点刺放血,减轻肿胀。然后在针刺处再用酒精闪火法使用适宜大小的玻璃罐拔火罐,留罐5~10分钟,引流出少许液体,随后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洗局部皮肤,最后再用医用碘伏液消毒处理。
穴位贴敷
穴位贴敷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,它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,选取相应腧穴,将相应药物贴敷在机体穴位上。穴位贴敷疗法历史悠久,早在《五十二病方》就有穴位贴敷治疗蛇咬伤的记载,如用芥子捣烂外敷百会穴以治疗蛇咬伤。
其他中医特色治疗
微波照射、中药保留灌肠以及情志调护对改善蛇咬伤患者的临床症状、提升临床疗效、消除紧张情绪有独特的效果。这些疗法融合了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知识,通过中草药的药性渗透和热力刺激,达到活血化瘀、消肿止痛、温经通络的目的。治疗方法多种多样,可根据个人体质和蛇毒性质决定。(王 明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)
(注: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。)
来源:中国中医药网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